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欢迎来到中国埋线医学网!
埋线书籍
穴位埋线疗法四大作用
更新时间:2022-08-10 13:39:40  |  点击次数:457次

穴位埋线疗法对机体具有四大作用,这些作用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它的临床疗效是通过穴位埋线对机体的诸多效应和作用来实现的,其作用方式是双向的功能调整,调整的结果是提高了机体的抗病力,消除了病理因素,从而使人体恢复正常功能。

 

一、协调脏腑,平衡阴阳

《灵枢·根结》谓:“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穴位埋线治病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穴位埋线疗法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功能,对各个脏腑阴阳都有调整、修复和平衡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控制临床症状,还能促使病理变化恢复正常。据观察,在足三里、中脘穴埋线,不加用任何手法,结果发现,胃肠蠕动强者减弱,蠕动弱者加强;在上巨虚、天枢穴埋线,对肠蠕动过慢所致的便秘和肠蠕动亢进所致的腹泻均有疗效。产生这种作用的原因,一是穴位埋线疗法本身是一种复合性治疗方法,刺激方式和效应呈多样化,对脏腑功能的调节呈多向性;二是埋线初期刺激强而短暂,后期刺激柔和而持久,对疾病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埋线的整个过程刚柔相济,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刺激信息,通过经络的输入,作用于人体,导致功能亢进者受到抑制,衰弱者产生兴奋,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纠正阴阳偏胜或偏衰的作用,使之恢复相对平衡,即“阴平阳秘”的状态。又如,阳气盛、阴气虚可导致失眠,阴气盛、阳气虚则可引起嗜睡,两者都可以取阴矫的照海和申脉进行治疗,但失眠应补阴泻阳,嗜睡应补阳泻阴,都是平衡阴阳的体现。

 

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十二经脉的分布,阳经在四肢之表,属于六腑;阴经在四肢之里,属于五脏。十二经脉通过十五络脉的联系,沟通表里,组成了气血循环的通路,它们“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

穴位埋线疗法亦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这主要依靠其所具有的针刺效应。《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同时,穴位封闭效应与刺血效应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常体现在穴位埋线疗法对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上,一般说来,疼痛与经络闭塞、气血失调有关,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说,所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就可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埋线用的针具多为穿刺针或埋线针,其针体粗大,刺激性强,对于许多神经痛患者,当用埋线针从大肠俞刺入后,患者感觉“有一股气”从穴位处向下直达足趾,疼痛立止。穴位封闭作用于皮肤表面,根据皮部-经络-脏腑关系,对经络和脏腑也可产生一定的作用。如治一胃痛患者,诊时疼痛严重,腰不能伸,当在腹部敏感穴做局注皮丘时,患者感觉皮肤痛甚,“好像做青霉素皮试一样”,胃痛即刻缓解。刺血亦可通过刺激血管神经,起到解痉镇痛的作用。曾治一偏头痛患者,于头部敏感穴用穿刺针注线,取针后,流出较多的血液,患者即觉头部掣痛及紧困感消失。种种迹象表明,穴位埋线疗法确有“制其神,令气易行”和“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作用,它能转移或抑制与疼痛有关的“神”的活动,使“经气”通畅而达镇静止痛的效果。故本法可通过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气血调和,经络通利,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得以恢复正常。

 

三、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辅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就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疾病的发生,是正气处于相对劣势,邪气处于相对优势而形成的。如果正气旺盛,邪气就不足以致病。假使正气虚弱,邪气就会趁虚侵入而致病。既病之后,机体仍然会不断地产生相应的抗病能力,与致病因素作斗争。若正能胜邪,则邪退而病向愈;若正不敌邪,则邪进而病恶化。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的基本法则。《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也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说明病邪盛者宜“泄之”“除之”“虚之”“泻之”;虚弱者宜“实之”“补之”。穴位埋线疗法也具有补虚泻实的作用,这个作用是与其短期速效和长期续效的特点分不开的。穴位埋线疗法前期的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和刺血效应,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往往对实邪造成的病理信息具有强烈的抑制、排除、取代作用,这实际上就起了对病邪“泻”的作用。埋线后期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留针及埋针效应、组织疗法效应的刺激则较和缓,一般具有兴奋的作用,对身体功能减退、体质降低者有一定的效果。另外,操作时我们还可以因势利导,对实证者加强刺激,“以泄其气,泻其实,邪去正自安”,对虚者则尽量减少刺激量,使精气无泄出,以养其脉,补其虚,正盛邪自去,这样疗效将更好。

 

四、调节机体免疫力

据测定,埋线疗法对免疫球蛋白偏低的患者有升高的作用,说明其可提高免疫功能。毛昌辉等发现埋线后哮喘患者CD4+CD4+/CD3+明显高于对照组,TNFIL-4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穴位埋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细胞学免疫;崔氏等发现穴位埋线对脾虚大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亦能明显提高,并能增加脾虚大鼠的脾重指数与胸腺重量指数;张光奇等研究穴位埋线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黏附分子CD44CD54IL-2的影响,结果发现穴位埋线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另外,羊肠线或者胶原蛋白线等均为一种异体蛋白,埋入后可使人体产生变态反应,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它的持续刺激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QQ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