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欢迎来到中国埋线医学网!
科研成果
IF 39.2,顶刊《内科学年鉴》发表针灸学科研成果:针刺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取得历史性突破!
更新时间:2023-11-28 10:09:26  |  点击次数:107次


北京中针埋线医学研究院 2023-11-28 09:27 发表于

国际权威期刊

《内科学年鉴》(IF 39.2)

发表针灸学研究论文





    研究结果发现,针刺组比假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能更为显著的减少UAS7得分(UAS7得分越高,荨麻疹症状越重)。

该项研究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李瑛教授、郑晖教授团队开展,其主题为:针刺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取得历史性突破。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为本研究进行了专题的新闻报道。



总所周知,疼痛类疾病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非疼痛类的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药物治疗存在较大局限性,针灸治疗该病历史悠久、疗效独特,临床医生常常使用针灸干预来改善患者症状。


而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国内外一直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支撑,限制了针灸疗法在非疼痛类疾病中的推广使用,该研究成果极大的拓展了针灸治疗非疼痛类疾病的优势病种范畴,拓宽了临床应用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本研究采用规范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3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假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针刺组及假针刺组患者接受为期4周共16次的干预治疗,每位患者均在治疗后继续随访4周。研究结果发现,针刺组比假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能更为显著的减少UAS7得分(UAS7得分越高,荨麻疹症状越重)。尽管针刺单一疗法的症状改善值离最小临床差异值(按照荨麻疹治疗的公认有效药物奥马珠单抗的临床效应值计算)仍有差距,但是为针灸疗法具有特异性效应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证据而干预措施是否具有特异性效应是进入指南推荐的必备条件。


重点摘要




背景:

针灸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CSU) 患者的有效性,在一些小规模研究中报道,并不令人信服


目的:

研究针灸对CSU的影响是否比假针灸或候补名单控制更好。


设计:

一项多中心、随机、假对照试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1900022994)


环境:

2019 年 5 月 27 日至 2022 年 7 月 30 日在中国的三所教学医院。


参与者:

330 名被诊断患有 CSU 的参与者。


干预:

参与者以 1:1:1 的比例随机分配,在为期 8 周的研究期间(治疗 4 周,随访 4 周)接受针灸、假针灸或候补名单控制。


测量:

主要结局是第4周时每周荨麻疹活动评分(UAS7)相对于基线的平均变化次要结局包括瘙痒严重程度评分、自评改善和皮肤科生活质量指数评分


结果:

从基线(平均评分,23.5 [95% CI,21.8-25.2])到第 4 周(平均评分,15.3 [CI,13.6-16.9])的针灸 UAS7(范围,0-42)的平均变化为 -8.2(CI,-9.9--6.6)。假针灸和候补名单控制的UAS7从基线(平均评分分别为21.9 [CI,20.2至23.6]和22.1 [CI,20.4至23.8])到第4周(平均评分分别为17.8 [CI,16.1至19.5]和20.0 [CI,18.3至21.6])的平均变化分别为-4.1(CI,-5.8至-2.4)和-2.2(CI,-3.8至-0.5)。针灸和假针灸和候补名单对照组之间的平均差异分别为-4.1(CI,-6.5至-1.8)和-6.1(CI,-8.4至-3.7),未达到最小临床重要差异的阈值。针灸组有15名受试者(13.6%),其他组均无不良事件。不良事件为轻微或短暂。


局限性:

缺乏完全盲法、自我报告的结局、由于不允许使用抗组胺药而导致的普遍性有限,以及随访时间短。


结论:

与假针灸和候补名单对照相比,针灸对每周荨麻疹活动评分(UAS7)的改善更大,尽管与对照组的差异在临床上并不显着。增加的不良事件是轻度或短暂的。


主要资金来源:

该研究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经穴效应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ZYYCXTD-D-202209)的支持,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3600 and 2017YFC1703605),以及循证针灸研究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2021JDTD0007)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科技厅。




QQ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